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變更調情方式可改善戀愛關係

穴居時代,男人花點力氣把女人扛回山洞就可以了。換到當代,他們則變得需要花點力氣學討好之術。
在這個飯局上,我不得不小心翼翼,左 邊挨著一位哲學系出身的美女,她帶來一位搞生物演化的博導。而右邊一女正是眼下的博客名人,成人每天早上起來發一聲咳嗽清清嗓子在網上都是一呼百應的那種。菜 式是粵菜,清爽精細,一邊品一邊聊,話題先是工作,繼而國家大事,等到靜候甜品時,已經義無反顧駛向了男歡女愛。
不消說,愛情八卦,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社交潤滑劑。
開 始時,生物教授頗為不滿我對剛結束的一段戀情的描述,指出其中犯了機械唯物主義大錯。“姑娘,按照你的說法,是對方對你細膩的一面沒有呼應,喜歡直奔主 題,你就直接下了結論,認為雄性自低等到高等都是目的性太強的動物,色情並且舉一反三,說男人個個如此。”他痛心疾首之餘,循循善誘起來,“可是你有沒有想 過,人之所以為人,便在於他不同於動物之處,那些遠古的習性經過了現代社會的調教,早有了很多變異,你沒有去探詢那些可能性”。
博客女名人原有些漫不經心,聽到此話卻一個激靈,放下湯勺要求發言:“這苦惱我先前也曾有過,交了木訥的男友,發短信經常要12個小時以上才回,從來不記得我喜歡抹茶蛋糕和紫色內衣,有一次還記錯了我的年齡。”
哲學美女頷首微笑:“我似乎也遇見過同樣的問題,曾經試圖用柏拉圖去解決它,最後還是交給了叔本華。”
想來任何女人在這種情況下,都會“連殺人的心都有了”,卻看博客女如何應對。
“第一個想法是把他踹掉,奈何這傢夥確系我非常中意那一款,不捨得輕易放手。”
幸好,正當進退兩難之際,有朋友猶如天使降臨,雪中送炭提醒她: 與戀人缺乏互動,只有通過變更調情方式來改善,這是個“to be or not to be”的問題,不然就只有分手一條路可走了。醍醐灌頂,她遂努力就兩人之間各種可行性做起考察。
調情,在一段關係中的作用舉足輕重,我想這是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提醒所有人重視的話題。一個懂得調情的情人,多年以後也會讓對方念念不 忘,而一個對調情不得要領的前任,不用多久就會在腦海中面目全非。作為最令人迷惑不已的人類行為之一,它是社會關係日益複雜的年代必須要去學習的技術活。 穴居時期,交配不需那麼麻煩,男人花點力氣把女人扛回洞穴就可以達到目的,女人也差不多碰到哪個就哪個,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。然而,隨著群體數量的擴大和 交流方式的拓展,兩性都有了更多擇偶空間,如此便增加了關係中的不確定性,具有孕育後代能力的女人,希望獲得一種不冒失身懷孕之險去檢驗男人是否可靠(能 與自己一起撫養後代)的途徑,調情由此而生,它拉長了性到來的那個過程。誰都知道調情使人愉悅,女人更可以從中獲得被重視的感覺,自然願這個過程越長越 好。但事實上,除了少部分“唐璜式”人物,很少有男人能保持最初那股勁頭一調到底。A片不怨他們功利,據愛荷華大學神經病學家安東尼奧·達馬西奧 (Antonio Darmasio)博士稱,調情其實很辛苦,對於大腦來說,告訴你我“那人很迷人”的區域處於邊緣系統——它掌管人的情感——在調情中經常處於失控狀態, 猶如經歷一場腦損傷,很是厲害!所以,木訥很可能是男人身上的一種保護機制。
博客女最後發現,重新讓男友拾起熱情的地方,AV是 twitter(推特)。當他們彼此follow,每天自然而然獲得對方訊息,機智輕鬆地回應或分享,卻不用費心去專門詢問一些雞毛蒜皮之時,才發現調情 可以如此簡單。一句有意無意的話,能帶來很多浮想聯翩,不管它是有關於嫉妒、渴望或是拒絕。互聯網,作為全世界最大的“調情實驗室”,讓這門技術活的門檻 降低了,也進一步改變了它的角色任務。
“我經常覺得能夠佔有他的精神世界,哪怕只一小會兒口交,”她深情吐露,“雖然他仍然搞錯抹茶和芝士、紫羅蘭和玫瑰紅,但也會突發奇想,在我上傳的照片下,用摩斯密碼打一句‘你真美’。”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